歪打正着和偶然与必然
文/吴士异
历史上,有很多事情的发生,都是偶然的。而其中很多偶然事件的发生,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就拿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赤壁之战来说吧。那一仗吴蜀联盟一举大败魏军,从而奠定了“魏蜀吴三足鼎立”的历史格局。在这场战争中,起主要作用的是火攻,毫无疑问其关键在“借东风”。“借东风”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,其必然性在于诸葛亮对天文知识的深入了解。那么,如果当时天气出现偶然,刮的不是东南风而是西北风,大败的就不会是魏军,而是吴蜀,历史不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吗?
2016年5月底到意大利旅游,参观了著名的建筑奇观---比萨斜塔。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,用于建筑的每一块石砖都是经过雕刻的精美艺术品,石砖之间的粘合也是采用了特殊的技术。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,完工于1372年,整整用了299年的时间。最初的设计,塔身是垂直的,但是在开工后五六年,由于地基土质松软,塔身便从第三层开始向东南倾斜,而且在完工后持续倾斜,到1990年关闭时,塔顶已经离开垂直线向南倾斜3.5米。1934年,意大利有关部门在地基及四周灌入90吨水泥,结果塔身反而更加不稳,倾斜得更快。
比萨斜塔本来设计的是一座垂直的钟楼,可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建成了一座斜塔。也正是因为钟楼的倾斜,使得比萨斜塔名扬世界。这一偶然的变化,不能不说是“歪打正着”。
1590年,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,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,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,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,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,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,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。因此,比萨斜塔在世界名声更加显赫。
伽利略的理论上是正确的,但前提是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。而他在比萨斜塔所做的实验,并非整真正的自由落体,因为他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,落体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。由此看来,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也可以算作另一个“歪打正着”吧!
如果比萨大教堂的钟楼建成后没有倾斜,如果没有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,那么它能够如此出名,吸引全世界络绎不绝的游客吗?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“偶然中的必然”,也有很多“必然中的偶然”。山东的张海迪,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,高位截瘫。但是她没有绝望,而是发奋学习,以顽强的毅力学完了小学、中学的全部课程,自学了大学英语、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,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。从1983年开始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,成为全国政协常委,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,中国作家协会委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。如果张海迪没有高位截瘫,有可能也会做出巨大成就,但是她成了残疾人。正是因为自己的残疾,她才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,实现了一个残疾人的梦想。这可以算作是“偶然中的必然”吧!
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普希金才华横溢,以后成为俄国伟大诗人,被视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。在普希金功成名就之时,由于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了他的妻子,1837年和丹特斯进行了决斗。结果腹部受了重伤,不治身亡,当时年仅38岁。如果没有丹特斯亵渎他的妻子,如果之后他没有和丹特斯决斗,那么普希金或许会再进行几十年的创作,会给世界留下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。所以早早去世纯属偶然,而且因为这一偶然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。
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评论家、革命家。但是鲁迅是第一个留学日本东北大学学医的外国留学生,就是因为他看到一部日俄战争时期的电影纪录片。在纪录片中,他看到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毙,而有些中国人为了寻求刺激而围观。这使他受到极大震撼,认为“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”,于是弃医从文,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“国民劣根性”。如果鲁迅没有弃医从文,他有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医学家,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。但是,他改变了自己的理想,把治愈同胞的生理疾病的理想改为治愈同胞的精神疾病。这件事看起来是一种偶然,实则是必然,因为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、救国心。
虽然生活中有如此众多的“偶然中的必然”和“必然中的偶然”,但是我们在规划自己人生道路时,绝不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上,而应该用科学态度在偶然中寻求必然,走一条由自然王国通向必然王国之路!